人在書寫當中,將讓位給語言
困惑與解答不必然發生關連
如果說我的書寫和演說
展演了一種哲學強度
關鍵也許就在於 說服
那麼這種哲學書寫強度當初是如何發生?
以思考為軸線,肉身經驗為軸心
在書寫中發生的強度,究竟何來?

在睏倦的恍惚中,極度專注的書寫,以及把書寫完成的執念
甚至是在反覆檢視,反覆自我詰問的過程中,補完 概念
從困惑處出發
困惑代表認識不清
當初的執念乃在於尋求一個清楚明瞭且確實可信的定義答案
因此才在書寫中反覆探求
而從中展現的哲學強度
就展現於說服
由於自己似乎真的清晰明瞭了某個概念
真的想清楚了
以至於說出口的話,沒有哪一句不能成為確實
說服,代表使他人無可辯駁、無可置疑、無可提問、啞口無聲
語言,帶有力量
書寫乃是操弄語言的一種創作,創作的作品,形式為文章
閱讀,成為一種無聲的對話

有一種喜悅
如同開了天耳
專注濾除雜音,諦聽真實心聲
有一種彷彿契合默知的喜悅充盈
簡單說,就是一種:「我聽懂了耶!」這樣的快樂。
彷彿身前所有一切都透明無暇,淨然純粹
彷彿所有的所知所學都為印證當下的想法
如海納百川,胸懷天下,萬事萬物,皆為我註解。
就在自己所知的清楚明白的點上
一切就彷彿如此
而真實答案所帶來的充盈
那喜悅和收獲是這麼真實
所為哲學家,並非全知全能
而是專注於思考,執念於尋找答案,確認自身當下立足點的清晰明瞭
而哲學書寫的強度,當人開始藉由書寫來逼近答案,將讓位給語言。
而哲學思考的強度,起始於困惑,發展於論述,終結於答案。
證實的論理,論點的說服,展演於對話。
什麼是哲學?哲學就是問題。
但問題只是過程。
要能讓哲學醞釀出強度,關鍵仍在追尋答案的執念。
「對,這就是我的創作,這就是我的作品,這就是我的信念。我求的,是在自己確實明瞭的點上,讓所有引言都只能為我註解。」
_________
人們喜歡有演說說服強度的人來演講
是因為喜歡在演講_聽_的過程中,得到了一種,「喔~原來如此。」的答案。
在自己不思考之處,得到確實的答案,就是學習。
而說服,最重要的關鍵,乃在於思考他人不思考之處,尋他人不解困惑之答案。
哲學的產婆法,乃在困惑與答案之間,設立問題為引導,以求逼顯答案的力度。
----------------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昱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