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使不必刻意設定,這世界本就存在相互仇視的敵對陣營。

「虛擬出來的世界,多麼缺乏真實阿...」
一雙眼,越過了無字之書,卻看盡了各式異界的國度。
「國家、統治、平民、異族、語言、歷史。」
「情感、理智、慾望、信仰、執念、價值。」
「光暗、武術、機械、魔法、種族、職業。」
一張唇,朗誦過諸般設定,卻定格在下句。

「將真實發生的諸事,寄託於虛空擬化的世界,就如隔著玻璃檢視現世一切,卻又能無關痛癢的淺淺感嘆...」

放下手中無意識轉動的筆。輕舉起用舊的橡皮擦。
「筆、是記錄。橡皮擦、是抹殺...」
文字或者圖畫,在記錄裡成形、在抹殺裡湮滅。
這世界需要些什麼呢?
在虛空中閱讀的....異能者?

比起畫圖更偏愛用文字記錄的....人們更慣稱為「作家」。
將筆名取為「籙史」,就這麼記錄著虛空裡發生的點點滴滴。

隔著改了名稱的異界,閱讀者比較能擁有適度的距離與安全感。帶著過客般走馬看花的經歷各色不同的人生。將他人的一切在短暫的數小時間濃縮,體驗。

對於美好的事情與寄望,由於不易或無法現世裡得到滿足,那麼即使將事情設定在現世界,仍然會得到他人批判過於夢幻美好的感嘆。
但對於真實發生的詭辯心機狡詐謀畫陷害排擠殺害等負面事件,太過辛辣直接的描述,若又直接的套用了現世界的真實名稱,那種坦白赤裸的訴說,總是容易令人尷尬到羞憤生氣惱怒。

「很多事情,知道就好。該說的、說。」
「不該說的、自一開始就不應輕易說出口。」這道理,對於熟稔文字運作的「作家」,更應該有所自知之明。

文字,是種工具,也是種束縛。
用文字構成的「名稱」,更是種制約,更需要睿智的謹慎應用。
名稱,不只是名稱。而是代表了該名稱背後所代表的真實存在。
人族,用各式「名稱」來辨異。
卻把文字的記錄與抹殺進化成「濫用」,隨性的、任性的、不負責的。

有了文字,有了歷史,同時,有了紀錄與抹殺的工具。
事實,便有了竄改修正的可趁之機。

「真實的歷史呢?...」
紙本的事件閱讀容易被竄改。
那...虛空的閱讀,又有誰能辨識其中的真假呢?
「唉......」輕輕的嘆息...輕輕的將睏倦的面容枕在臂彎裡。


虛空裡的閱讀,即使閉著眼,也能清晰如影片在腦中飛越。
看了...太多太多了...
「自己的人生呢?...」
經歷了無數他人的生命,那又如何?自己的真實自己的事蹟自己的過去自己的...歷史。又記錄在哪裡?
「厭倦了...真煩哪!」又一聲無奈煩躁的大聲嘆氣。
平凡平淡很簡單重複的生活,值得記錄嗎?

「這答案沒人能給吧...」閱讀虛空的異能,並不能幫助自己去「收集」讀者的想法和意見。不同的文風吸引不同的閱讀群眾。有時檢視自己的作品,就能大概估測自己的讀者群座落在那個方位。
「估測與實際...永遠隔著難以控制的變數鴻溝...」

---
什麼是暢銷文學?什麼是永遠的故事之王?什麼才能吸引住讀者目光?這世界的變化會往那個方向跑?
這答案沒人知道!用文字維生的「作家」只能拼起命來寫,拼命把觸角延伸到各領域裡去嘗試跨越、去突破自我的同時,又害怕著失去原來忠實的擁戴者。

這月又拖稿了...閱讀虛空的能力,即使看見了他人無數的故事,但要擷取成文字,卻又要用更改「名稱」後的善意謊言來鋪排成文。
說好聽是「潤飾」,說難聽是「竄改」。
這反覆整修擷取置換章節、替改名稱的工作,有趣、也無趣。

「這都是為了有那麼一口飯吃...」閱讀虛空又如何...自己還算是「人族」這脆弱無比卻又心性堅韌的物種。但總永遠學不會光和作用不吃飯也能活的境界...

一個仰賴閱讀虛空換取生活費的...「異能者」...
這世界究竟需要些什麼呢?...
讀者阿...又是怎樣貪婪飢渴的在文字裡尋求壓榨些什麼呢?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昱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